培训回顾丨“危重症的早期识别与纠纷防范”学术讲座
1月22日下午,为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危急重症识别能力,保障医疗安全,我院开展“危重症的早期识别与纠纷防范”专题培训会,全院参加培训,杭州求是医院视频号同步直播。
01
缑东元,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从事重症医学40多年,早期曾先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美国罗马林大大学医学中心学习。擅长心跳呼吸骤停的心肺脑复苏、各种原因的休克、呼吸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营养支持、感染控制、疼痛治疗和管理等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腹胀、腹泻、便秘、尿潴留等多系统受累的慢性病和老年病的治疗。2003年5月任浙江省重症SARS病房主任、专家组组长。2014年8月任国家卫健委派驻苏大二附院昆山爆炸事故伤员抢救专家组组长。2015年12月任世界互联网大会巴基斯坦总统随行医疗保障专家组组长。
02
危急重症定义
危重患者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复杂多变,容易出现各系统的衰竭或减退,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患者护理难度高,各个环节都具有很大的护理风险。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对症救治
1、脑功能衰竭: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各种休克: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休克的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3、呼吸衰竭: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心力衰竭: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尿毒症”)。
03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切合实际,系统阐述了急危重症患者的观察与安全管理,并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相互交流探讨,通过学习交流,使大家更加重视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从而提升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更好的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